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

开机三月 以志回顾

自去年12月23日开机到今天刚好三个月。简单回顾一下这期间的调机经历如下: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调机次数 第一次
日期(年/月/日) 08/12/29
是否进行电极刺激量调节 是
是否进行电极开/关调节 否

主要生活场景和练习内容
居家生活,影音材料(故事,拼音,网上有声资料等);较为盲目,每天感受不同的环境声音。基本没有外出,试图用耳蜗去听所有周围的声音;完全的感受阶段。(第一次调机后逐步有些重要发现,而后就开始了有目的的练习,例如,听读汉语字典和拼音)

个人听觉感受
开机后不到一周。从开机时听到的只有“噪音”逐渐开始感受到“动静”;环境声音开始有失听力以前的感觉;绝大部分声音无法分辨(知道不同,但不看到的话,很难了解哪个声音是什么声音;语言从零开始,如听天书;
(第一次调机后开始逐渐有了语言的理解力)

最终设置(全部使用F-120策略,P型)
一挡:IDR 60dB,-P,100%T-麦克; 二挡=:IDR 80dB,-P,100%T-麦克; 三挡 : IDR 60dB,-P,100%内置麦克

挑战/困难
生活中的语言在各种环境下都不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(无法听懂到可以猜测的地步);严重依靠读唇和场景提示;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调机次数 第二次
日期(年/月/日) 09/01/21
是否进行电极刺激量调节 是
是否进行电极开/关调节 否

主要生活场景和练习内容
居家生活,办公环境下一对一,近距离,慢语速交流;尝试嘈杂的环境(餐厅,酒吧);尝试了有人辅助的外出办公;简单的测试练习,测试资料来自耳蜗公司的英文网站。有文字提示地听慢速的语音;看电影影碟(有正确字幕的);规律性的听读在线有声读物和自购音像材料。(生活方面基本上是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。)

个人听觉感受
努力适应用耳蜗聆听,完全放弃了使用助听器;环境声音(非语言声音)逐渐变大乃至于响亮到了不舒适的地步;语言声音总体过度低沉,伴有回音,清晰度依旧较差。听女声比男声稍好;

最终设置(全部使用F-120策略,P型)
一挡:(本次mapping设置)IDR 60dB; 100% T麦克;
二挡:(本次mapping设置)IDR 80dB; 50% T麦克 50% 处理器内置麦克;
三挡:(前次mapping设置)IDR 60dB; 100% T麦克;

挑战/困难
经过开机后约一个月的尝试和练习,收获颇多。挑战还是主要集中在清晰度较低方面;语言声音的低沉和失真是另外一个问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调机次数 第三次
日期(年/月/日) 09/02/06
是否进行电极刺激量调节 是
是否进行电极开/关调节 是

主要生活场景和练习内容
居家生活,简单独立办公间环境的慢语速交流;付费进行了数次的语训练习(听读字,词,短语,句子,文章);参加了大型活动;开始参加亲戚朋友聚会,出于社交和听力练习的考虑,强迫自己去参加这些这些并不能开心与人聊天的活动; 开始耐心独立出门办事,实践真实生活中的与人沟通;学习如何要求别人用慢语速配合表达,并力争这个过程的有效和愉快;

个人听觉感受
尝试了电极有选择的关闭,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不小。可以区别男女声音;安静环境下一对一的语言交流可以较为轻松进行;由于电极的调整,噪音环境下的低频声音的干扰大大减少,相比较前一个阶段,大幅提高了嘈杂环境下的语言辨析能力;

最终设置(全部使用F-120策略,P型)
一挡:关第1,2号电极 适用了新的刺激量设置, 60dB;
二挡:关第1号电极,60dB其余同一挡;
三挡:保留了老的设置;60dB (所有电极开启)

挑战/困难
有选择的关掉神经反馈不好的电极,提高的语言的清晰度,但音乐的质感变差。嘈杂环境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构成很大障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调机次数 第四次
日期(年/月/日) 09/03/11
是否进行电极刺激量调节 是
是否进行电极开/关调节 是

主要生活场景和练习内容
居家生活,亲朋友人聚会;看电影影碟和网上视/音频文件;独立户外运动,(有风,有人大声说话,有公路背景噪音);独立去营业场所(商场,银行,医院等);尝试了两三次人数众多的聚会和卡拉OK; 并有机会与其他耳蜗佩戴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;积累了一些独立外出与人语言交流的经验,逐渐这些事变得不构成心理负担和需要协助。

个人听觉感受
语言舒适度与清晰度略有提高,进入了缓慢的提高阶段,基本能够区别不同人的声音以及其他生活里的各种声音;到这时听得懂变得难以预测,有些人,有些场景下可以听得非常好,但不知何故,另外一些人,另外一些场景就会很差。自觉进入了需要缓慢积累和提高的阶段。

最终设置(全部使用F-120策略,P型)
一档: 关1,2号电极 60dB;
二档: 上次调机时1档的设置(60dB);
三档: 关1号电极 80dB;

挑战/困难
音乐与嘈杂声音环境,相对较快语速,方言以及讲话者低沉和缺乏弹性的声音(咬字模糊,语音拖沓,韵律性差); 电话通话依旧困难。

4 条评论:

  1. 我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:利用大脑中枢的分析重塑能力来提高对声音的辨别是否是一条捷径?比如像儿童耳蜗植入那样,做一些基本训练,先看要听的内容,然后去听去体验,反反复复,由简单到复杂,有少到多,由有一定次序到打乱次序,这样的目的是利用大脑已知、已存入的信息,通过联系建立新的信息系统。以上仅供参考。

    回复删除
  2. 坚持不懈,直到成功!要用心去听,等于是一种学习!反复学习!我也耳鸣很厉害!也认识很多耳鸣的朋友,你的成功就是对我的鼓励!

    回复删除
  3. 邦歪,继续努力!等待你的好消息。。。

    回复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