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忘记之前,简单总结一下。
*不必强迫自己去听根本听不懂的东西
*保持一定的兴趣,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字幕,看有脚本的语音同时聆听
*在听到一部分并能猜测语义的时候,有可能的话尽量要说话的人把听到的话再重复讲一两遍,加深记忆
*不断回头去听刚开机时听不清楚的音像资料,用做衡量进展(Benchmarking),并不断自行激励
*要有耐心,不能强求别人配合自己的朗读听声训练,对于听力健康的人来讲,那是个非常枯燥的过程
*可以发动朋友家人,在自己时间相对灵活的情形下,按照别人的方便制定时间表,每周每人陪读一次,一次2-3小时,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陪读者时间安排不开或疲劳导致的训练中断,也是很好的熟悉各种不同嗓音的机会
*选择购买有声读物。市面的这方面音像制品多半质量不敢恭维,但价格大都合理,基本上做好买三种只有一种有用的心理准备。不要买过于便宜的,有些光盘里包含垃圾广告软件,甚至会损害电脑。不要相信包装,有些来自南方音像出版社的产品质量低略,内容粗糙。另外可以的话,试看满意后再购买。
利用网络来找些听读也很好,这方面如有发现有不错的资源大家可以分享。我看些网络视频什么的,还没发现特别值得推荐的东西。
2009年1月7日星期三
语训有感-3
1月8日,星期四
经过三天的字典听读,语言分辨率有了可以被确认的提高。上周一点都不能听懂的(无字幕视频语言教学)VCD 里面的老师的讲课话基本能懂了,至少60%以上可以听得明白。语言声音已经是语言声音,不过很不好听,低沉伴有回音,需要非常的集中和专注才能获得比较多的理解。生活里面家人的语言也是同样,听懂的多了一些,有时候发现不经意就对家人的话作出回答了。
听读字典是主要功课,我们是把拼音a到z按照字母排序,每天每个拼音字母读一页。差不多一天要读20多页。两个小时以内就够了。目标是把所有汉字的不同读音都过一遍。读得时候连同字典里列出的与字有关的词和成语也都读了。绝大部分的字词现在都能在不看嘴形的情况下辨别,尤其是成语听得很好(记忆缘故)。
个人体会,需要多练习的发音有:
— 所有 Z 例如 心脏;西藏;四肢
— in 和 ing 的区分 例如:林 和 灵
— an,ian,uan,ang 和 iang 的区分 例如:烂,练,乱,浪,辆
— en 和 eng 的区分 例如:陈 和 诚
— u 和 un 的区分 例如:路 和 论
— i,e 的音很容易被漏听,所有被轻读的发音都需要把轻读的部分加重以方便捕捉。
比如:儿子,老子,来了,好了
— 最后所有需要“呼口"读的音("u" "ong"),都很容易被误听成别的。比如:吐,红
单听音像制品可能是不够的,有人朗读效果会好很多。另外可以考虑和周围的人玩些语言游戏,比如成语/俗语接龙这样的。我感觉对成语/俗语的理解和辨别要强过开放词不少,玩些游戏能帮助提高周围人参与的兴趣。
英文方面,我看听一些时事类的有声读物,除了练习听以外,也得能获得些信息。英文的听力辨别水平超过中文,所以还没有刻意的花太大的功夫。
音乐还是不太好,大都刺耳和嘈杂,还不知道怎么练习好。对音乐练习有经验的朋友还希望分享一下。
经过三天的字典听读,语言分辨率有了可以被确认的提高。上周一点都不能听懂的(无字幕视频语言教学)VCD 里面的老师的讲课话基本能懂了,至少60%以上可以听得明白。语言声音已经是语言声音,不过很不好听,低沉伴有回音,需要非常的集中和专注才能获得比较多的理解。生活里面家人的语言也是同样,听懂的多了一些,有时候发现不经意就对家人的话作出回答了。
听读字典是主要功课,我们是把拼音a到z按照字母排序,每天每个拼音字母读一页。差不多一天要读20多页。两个小时以内就够了。目标是把所有汉字的不同读音都过一遍。读得时候连同字典里列出的与字有关的词和成语也都读了。绝大部分的字词现在都能在不看嘴形的情况下辨别,尤其是成语听得很好(记忆缘故)。
个人体会,需要多练习的发音有:
— 所有 Z 例如 心脏;西藏;四肢
— in 和 ing 的区分 例如:林 和 灵
— an,ian,uan,ang 和 iang 的区分 例如:烂,练,乱,浪,辆
— en 和 eng 的区分 例如:陈 和 诚
— u 和 un 的区分 例如:路 和 论
— i,e 的音很容易被漏听,所有被轻读的发音都需要把轻读的部分加重以方便捕捉。
比如:儿子,老子,来了,好了
— 最后所有需要“呼口"读的音("u" "ong"),都很容易被误听成别的。比如:吐,红
单听音像制品可能是不够的,有人朗读效果会好很多。另外可以考虑和周围的人玩些语言游戏,比如成语/俗语接龙这样的。我感觉对成语/俗语的理解和辨别要强过开放词不少,玩些游戏能帮助提高周围人参与的兴趣。
英文方面,我看听一些时事类的有声读物,除了练习听以外,也得能获得些信息。英文的听力辨别水平超过中文,所以还没有刻意的花太大的功夫。
音乐还是不太好,大都刺耳和嘈杂,还不知道怎么练习好。对音乐练习有经验的朋友还希望分享一下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