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进行进行了第二调机 (MAPPING)
运气很差的一天,首先和同事出门办事在东直门走错路闯单行,掉头回来又插进死胡同。到了办事地点,对方晚点。总算办完事,我赶紧出发去做调机,结果路上碰到两次堵车事故,结束调机后又被购物车辆莫名其妙的堵在了地下三层停车场,最终在被尾气薰倒之前冲出了地面。回家路上顺道买了两个灯管,到家爬上梯子装好后,打开开关。。。不亮!
MAPPING进行的很顺利,大家都很开心的样子,春节前的办公室很温暖。
调机调整了不同频段的电极刺激量,并重新安排了处理器上面的三个挡位的设置,这次调整后依旧全部使用Fedity 120策略,具体如下:
1挡:(本次mapping设置)IDR 60dB; 100% T麦克
2挡:(本次mapping设置)IDR 80dB; 50% T麦克 50% 处理器内置麦克
3挡:(前次mapping设置)IDR 60dB; 100% T麦克
有些时候使用理器内置麦克感觉听到的声音稍微干净一些,环境背景声音略有减小,比较适合把听力集中在专注的语音声源上。我个人感觉在大声窗模式下,所听到的环境声音相比较语言声太大,有时候觉得对语言学习有干扰。比如,你在练习听声的时候周围家人的走动的脚步声,厨房油烟机风扇的声音,切菜做饭的声音,其他房间电视的声音等。
所以,这次特意安排了2个挡位的60分贝声窗。在大声窗的模式下(80dB)尝试内置麦克与T麦克配合使用。
新设定的数值小幅度地在低频方面拉低,在中高频方面调高。
总体感觉已经习惯了前一次的电极刺激量的设置,用新的设置听,语言的分辨率不好了,不如已经有些习惯了的前一次的设置。 新的设置在程序方面选用了“Standard”取代了先前的"Extended Low". 按词义看,新的设置更接近自然的(标准)声音,而先前的设置显然是加重了低频。
分辨率在新的设置下不太好,又需要熟悉一阵子了。到今天开机整整一个月。
很想知道你调机后用T-Mic和内置麦克风的区别感受。另外为什么要降低低频而调高高频呢?适应了新的分辨率了吗?新的程序和老的程序相比哪个更舒适一些,听得更好一些?
回复删除Mr. J,
回复删除1。主要区别是T-Mic对声音更敏感,或者说通过它能听到更多更大的声音。处理器上的麦克也很好用,非要比较的话,那么我说相对T-Mic它方向性稍强。总体感觉单独用T-Mic听到的声音比单独用处理器内置麦克听到的要响亮一点。
2。不是刻意要降低或者提高某些频率的。这个结果是经过不同频率舒适度测试后形成的一个结果。新的map不如老的语言分辨率高。新的脆亮,更逼真;老的很低沉,回音重,音色,音调不怎么能区分(比如男女声)但语言理解水平好,可能和近三周的适应与训练有关系。新的map还没机会适应,昨天下午调试完毕,今天工作要开会,我得把注意力放在听明白一些上面,所以用的老设置。计划春节期间适应一下新的map。
新年好!祝早日康复。
回复删除“春节前的办公室很温暖”
回复删除迟到的祝福,呵呵
开心人的世界总是彩色的呀。